top of page
作品
作品
艺术家简历
艺术家简历

 

林一林

 

b.1964  广州, 中国

林一林,八十年代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以跨领域、跨学科的创作实践著名。他使用的创作媒介包括雕塑、装置、摄影、现场行为以及记录户外行为作品的录像。林一林的观念实践总能以一种充满活力又机智的方式将社会结构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他早期较为著名的一件公共行为作品《安全渡过林和路》(1995)中,林一林通过反复搭建和拆毁砖头将一堵墙从广州市区大街的一头移动到另一头。记录这次行为的录像参加了2007年卡塞尔文献展,该作品是艺术家在“大尾象”小组时期完成的。 “大尾象”以批判性艺术实践闻名,是林一林1990年和陈劭雄以及已去世的梁巨辉共同创建的,徐坦随后加入。

1964年出生于广州,艺术家林一林目前在北京和纽约两地生活和工作。他参加过2003年第五十届威尼斯双年展、2002年第一届广州三年展、2005年第二届广州三年展、2007年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2009年第十届里昂双年展以及纽约亚洲协会的多个展览。作品曾经在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等多处展出。

展览
展览

誰的土地?誰的藝術?

林一林

12.15, 2010 - 1.15, 2011

曼谷/清邁

更多 >>

目標

林一林

11.29, 2008 - 1.4, 2009

北京

更多 >>
新闻与评论
新闻与评论
咨詢,請聯絡

理查德 · 怀恩 | 墙之外

——在位于泰国两处的一个展览中,中国艺术家林一林挑战了所有官方屏障的合法性。

 

 

罗伯特 · 佛罗斯特在他的名诗中写道”有一些什么,它大概不喜欢墙,/它要推倒墙”。这种暗示,作为一种主旨,一直贯穿于中国行为和装置艺术家林一林的作品中。出生于1964年的林一林在他的家乡广州成为了大尾象工作组的一员。其中的四个成员都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并植根于随后迅速工业化的珠江三角洲,通过他们自己策划的一些活动赢得了艺评界的关注。比如1994年在一所无人居住的房子里进行的的展览《没有空间》(No room),就旨在对于中国狂热的城市变革发表评论。(这与张洹,马六明等实验性艺术家在北京东村进行的游击活动发生在同一时期。这是艺术家们自1989年天安门事件以后首次大胆的重新走向半公开的一步。)⋯⋯

陈侗 | 垂钓图

今天,被称之为“计划”或“项目”的作品常常以呈现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强化其所具有的当代性,这个过程包括缘由、条件、方案、材料、现场、纪录和对话,最后被集中到一本再现同样过程的书中。显而易见,这样一来,流行的社会学说辞便以美学超越的名义,随时随地潜伏在作品的性质和意义当中,并最终限定了对话的范畴。

 

表面上看,在同一时间选取相距不远的两个现场实施的“谁的土地?谁的艺术?”似乎也属于上述情况的标准范本,特别是林一林还在其中一个范本中引入了真实事件。但是,标题本身的问句形式所隐含的双向指谓,即“艺术家的土地”和“关于土地的艺术”,又提醒我们注意土地与艺术之间存在着纠缠不清的关系,而且这些关系的性质还是脆弱和不确定的⋯⋯

Please reload

咨詢

信息提交成功!我们会尽快回复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