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交汇点:从字节到笔触群展

策展人:张艾杉

3.23 - 5.8, 2024

​香港黄竹坑空间

「交汇点:从字节到笔触」暗示了数字领域字节和传统艺术世界笔触的连接。在数字通信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交汇点:从字节到笔触」群展深入探讨了艺术家如何与世界互动,以及这种互动方式如何因互联网及电子设备的数字本质而转变。本次展览围绕艺术家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沟通欲望展开,探讨了在字节和笔触交汇的过程中,有哪些声音被支持,又有哪些声音在消失。

 

通过玛雅・乔尔杰维奇,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如何将个人的情绪转化为与与人共鸣的强大力量。她的作品挑战我们在数字时代中的感知边界,探索沟通这个行为的深层含义。亚当・贝里斯通过其独特的视觉语言揭示了数字媒介如何塑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反映了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中寻找新信息的挑战。高航的艺术语言揭露了虚拟世界的荒诞,同时质疑了数字化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提醒我们在数字世界中保持幽默感和批判性思维。李念昕用画笔探索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揭示了数字通信如何改变人的存在方式和自我认知。她的作品促使我们思考在数字化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深度沟通的需求和本质。奥古斯・威利亚的作品展现了一个超现实的交流形式,反映了对数字时代下沟通深度和广度的探讨。莫约索・马丁斯的作品展示了个人文化和叙事如何在数字化场景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家向外沟通的可能性和限制。

 

「交汇点:从字节到笔触」是对当代艺术家在数字领域中寻找真我的深刻探讨。鼓励观者反思在数字时代中艺术形式和视觉表达的变革,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Works

玛雅・乔尔杰维奇 休息 布面珐琅油画 130 × 100 cm 2023

玛雅・乔尔杰维奇 圆形监狱 布面珐琅油画 120 × 160 cm 2023

亚当・贝里斯 Rold Gold 布面丙烯油画 127 × 127 cm 2022

亚当・贝里斯 华威 布面丙烯油画 127 × 127 cm 2022

亚当・贝里斯 斯莱戈河蓝调 布面丙烯、油画及综合材料 140 × 112 cm 2022

亚当・贝里斯 棚车 布面丙烯、油画及综合材料 140 × 112 cm 2022

亚当・贝里斯 地标 布面丙烯、油画及综合材料 140 × 112 cm 2022

奥古斯・威利亚 晚霞 布面油画 24 × 33 cm 2022

奥古斯・威利亚 和谐无间 布面油画 116 × 91 cm 2023

莫约索・马丁斯 无题II(⾮洲系列) 布面油画笔、木炭 175 × 125 cm 2022

莫约索・马丁斯 赎罪(双联画) 布面油画笔、木炭 180 × 300 cm (180 × 150 cm × 2) 2023 - 2024

莫约索・马丁斯 罪多虚无 布面油画笔、木炭 180 × 150 cm 2023 - 2024

莫约索・马丁斯 无题XI 布面油画笔、木炭 205 x 150 cm 2023

⾼航 RKO RKO 布⾯丙烯 122 × 122 cm 2024

⾼航 请为我的油管频道打我一拳? 布⾯丙烯 122 × 152 cm 2024

⾼航 画前的男人 布⾯丙烯 76 × 102 cm 2024

⾼航 用键盘拯救苦难 布⾯丙烯 188 × 244 cm 2022

李念昕 细草之上 布⾯丙烯 152 × 122 cm 2023

李念昕 假⽇家庭合照 布⾯丙烯 76 × 61 cm 2023

李念昕 丽春红平台上 布⾯丙烯 122 × 91 cm 2024

李念昕 浅黄之下 布⾯丙烯 152 × 76 cm 2023

李念昕 落房 布⾯丙烯 61 × 122 cm 2023

Artist
艺术家
Adam Beris.jpeg

亚当·贝里斯

 

1987年生于密尔瓦基,威斯康星州

 

亚当·贝里斯于1987年出生于密尔瓦基,于2009年从堪萨斯城艺术学院获得绘画和创意写作双学位。贝里斯时常直接使用从管中挤出的油漆,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图象符号。他的作品以网格状组织,物体和侧面的头像在作品中同时体现了严格工整的系统和宽松非正式的渲染。侧面轮廓悬浮在渐变或纯色画布之上,旁边或有一棵仙人掌、一副眼镜和一个井号;每个物品之间的关系由观赏者自行解读。因此,即使在抽象的油漆斑点中,观众也学会看到人物和静物,即使他的较松散的作品也在其层叠的油漆中具有象征意义。

 

他的作品在美国国内外的个展和群展中展出。最近的个展包括由OCHI在迈阿密举办的《New Art Dealers Alliance》美国,2022;《Grids》,Over The Influence,泰国,2022;《Monday Morning》OCHI,太阳谷,美国,2022;《Mirrors》,Galerie Fran Reus,马略卡岛,西班牙,2022等。贝里斯最近的群展包括《Spring》,Primary Projects,迈亚密,美国,2023;《Chromesthesia: Soaking in Color》Sam Francis Gallery,洛杉矶,美国,2023等。

August.png

奥古斯特・维莱拉

1986年生于巴塞罗那

 

奥古斯特・维莱拉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创作的油画融合了当代艺术和古典艺术的元素。他目前定居于东京。他的创作过程遵循着“超现实直观”的方法,开放地接纳潜意识中的想法,而不依靠现有的物理素描辅助,让他的画作呈现出如梦一般、贴近心灵和魔幻的氛围。

 

他的作品中使用的光影效果、精致的笔触和层叠技巧使人联想到古代大师所使用的技法,与他卡通般的角色形成有趣的对比。奥古斯特的角色常常有着大而闪烁的水晶般的眼睛,向外凝视,邀请观众与他们深层情感互动,宁静内省心中深处。

 

2022年,奥古斯特在他的艺术生涯中达到了一个重要里程碑,他的作品成功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和纽约TEFAF等顶级活动中展出。此外,他在东京千代田市的古老九段之家举办了一次成功的个展,名为《回忆》。奥古斯特的作品曾在多家知名媒体上亮相,包括Vice、Hi-Fructose和Beautiful Bizarre,进一步巩固了他作为备受推崇的当代艺术家的地位。

Gao Hang.jpeg

高航

1991年生于保定,中国

 

高航于2013年从首都师范大学获得艺术本科学位,随后前往休斯顿得州进修,于2015年从休斯顿大学修获艺术硕士,并留在当地生活和创作至今。

 

高航的创作过程和他的习惯爱好有较大关系,比如爱看的脱口秀就成了他创作时的背景音乐。他喜爱那些挑战普世价值和信仰之类的脱口秀话题,但其核心并非是实践悖论或争议,而是一场有价值地对谈,是观察力,语言,和笑声反馈三个客体之间的协调行为——这给了高航的创造过程很大启发:无力解决也不必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直率坦诚、揭露荒诞且保持幽默在艺术创作在内的任何一种交流形式中都是强而有力的特质。

 

高航的近期作品多关注近20年来电子图象的分辨率。他将21世纪的网络电子图象当做这个时代的「现成品」,相比之下他更喜欢生长在伟大现代科技中的那些原始、奇特、和尴尬的早期电子图象。高航在20世纪末第一次接触到3D建模和渲染,视觉体验上感到无比震惊。之后的20年间他见证了当年堪称完美的图象在一代代技术更新中逐渐被当代人看成粗糙荒谬之物。但这些所谓的原始且荒谬图象的产生过程恰好和当代绘画创作的脉动产生了共鸣,这种绘画行为会生出的可能是惊喜,是态度的聚变,亦或是更极端的情绪波动——一种平日压抑、不愿示人的本能反应。用转喻的方式来讲,高航希望他的作品可以模拟一种能忍受极高容错率的当代生产方法。

Maja.jpg

玛雅・乔尔杰维奇

 

1990年生于塞尔维亚

 

玛雅・乔尔杰维奇在贝尔格莱德美术学院完成了学士和硕士学业。她目前居住并工作在贝尔格莱德和伦敦。

这位艺术家以其数字原生的美感和对电脑生成的视觉语法和数字操作的熟悉而引人注目。从早期开始,乔尔杰维奇的作品直接涉及非技术化、网络艺术和女性主义主题的配置。

 

近期个展包括《变形》,台北当代,Dio Horia画廊,台北,202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Art021,Dio Horia画廊,上海,2021;《这一定是这个地方》,Carl Kostyál画廊,伦敦,2021;《再次成交》,巴尔干项目,洛杉矶,2020;《我总是不同的人》,Dio Horia画廊,雅典,2019。

 

群展包括:《真假门》,阿森纳当代艺术,纽约;《可爱因素》,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从前在梅费尔》,菲利普X与Dynamisk合作,伦敦,2022;《新的调解》,MODEM现代与当代艺术中心,德布勒森,2022;《希望之后》,Dio Horia画廊,雅典,2022;《201精美尸体的共同绘画》,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策划,贝尔帕克克里恩斯博物馆,2022;《艺术家在线上》,Koning画廊,柏林;《XU群展》,Galerie Rundgænger,法兰克福,2022;《混合泡菜9》,Ruttkowski画廊,慕尼黑,2021;《我们曾经聚集》,Library Street Collective,底特律,2022;《朋友的非展览》,Dio Horia画廊,雅典,2020;《后数位流行》,The Garage,阿姆斯特,2019;以及第57届十月艺术沙龙、双年展,贝尔格莱德等。

Moyosore+Martins,+2020.jpg

莫约索・马丁斯

 

1986年生于拉哥斯,尼日利亚

 

对创作充满着动力与热情,莫约索・马丁斯是一位自学混合媒体艺术家。马丁斯在尼日利亚拉哥斯长大,他大量使用形象与抽象的个人和文化图标,使作品融合了他的约鲁巴文化背景与他从尼日利亚移居到纽约布朗克斯的个人生活经历。他的画作在元素和材料上层次分明,运用着强烈的笔触,厚重的油画颜料结块,以及绘画、潦草笔迹、拼贴物体和文字。

 

近年个展包括《现在,他们知道…》,Galerie Tanit X Teal Contemporary,贝鲁特,黎巴嫩,2023;《牛油》,Long-Sharp画廊,爱达华州,美国,2023;《艺术家之旅个展》,Crossing Art,纽约,美国,2023;《Facebook》,前波画廊,纽约,美国,2023;《棕榈滩当代艺术展》,Long-Sharp画廊,棕榈滩,佛罗里达州,美国,2022;《莫索约·马丁斯:看见》,Long-Sharp画廊,爱达华州,美国,2022;《牛油》,Long-Sharp画廊,爱达华州,美国,2022;《康莱德印第安纳波利斯:特邀艺术家》,Long-Sharp画廊,爱达华州,美国,2021等。

 

马丁斯亦积极参与群展,当中包括:Scope Miami,美国,2023;艺术深圳,Crossing Art,深圳,中国,2023;《聚焦肖像》,罗伯特方丹画廊群展,佛罗里达,美国,2023;《亲密》,罗伯特方丹画廊群展,佛罗里达,美国,2023;北京当代艺术展,Crossing Art,北京,中国,2023;BHEA群展,旧金山,加利福尼亚,美国,2022;《无言之歌:音乐艺术》,Nassau郡博物馆,罗斯林,纽约,美国,2021,《假期群展》,黛西亚画廊,纽约,美国,2019;《艺术联合呈献:对排外的激进抵抗》,格雷迪·亚历克西斯画廊,纽约,美国,2017。

Nianxin Li.jpg

李念昕

 

1999年生于重庆,中国

 

李念昕于1999年出生于重庆,是近年来当代艺术的一股新起之秀。2017年到2020年,她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中研修绘画。基于她对多元文化美学的个人兴趣,她在2021年移居纽约,并入读位于纽约的视觉艺术学院学习,并于2023年获得美术硕士学位。

 

她的创作受静物画的启发,通过绘制包含非典型元素的构图,推陈出新地丰富了这一传统题材。夺目且毒性之色与低饱和度的中性色彩相互竞争,光亮顺滑和柔嫩羽毛质地的互为对置,营造出张弛有度的张力,带出与家庭关系的复杂的相似点。

 

李念昕的个人展览《李念昕:登堂入室》在2023年于上海K11美术馆成功展出。近期群展有《初见微光》,loft 121,纽约,美国,2023;《开始幸福》,Latitude画廊,纽约,美国,2023;《起源》,Chambers画廊,纽约,美国,2023;《艺术家之手》,SVA彻尔西画廊,纽约,美国,2023;《用色填满》,550画廊,纽约,美国,2023;《物料混搭》,Newcollectors画廊,纽约,美国,2022;《双重麻烦》,Village一画廊,纽约,美国,2022。她亦曾在2023年受CanvasRebel杂志和Jimon杂志进行艺术家个人采访。

Inqui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