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UCCA Edge | 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
2021年5月22日至7月11日,UCCA Edge以展览“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宣布于上海正式落成,并对公众开放。此次展览将目光投向其所在的城市——上海,聚焦于中国艺术将自身纳入全球当代艺术图景的历史时刻。“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汇集了26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及近期创作。这些艺术家多与UCCA有着深厚渊源,其创作促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今日发展之面貌。本次参展艺术家包括马修 · 巴尼、鸟头、丁乙、房方、季瑞、安德烈·古斯基、何云昌、胡介鸣、黄永砅、威廉·肯特里奇、李昢、梁玥、倪俊、施勇、徐震、颜磊、杨福东、杨振中、余友涵、张恩利、张培力、张永和、赵半狄、郑国谷、周铁海和周啸虎。“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由UCCA馆长田霏宇策划。

從彩色光線賦予力量——消閒GUIDE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正舉行內地藝術家封岩的個展,這是藝術家在香港的首次個展,也是近年來的重要個展,展出其極具代表性的《迷幻的竹子》、《唐陵深草》、《繪畫》、《紀念碑》等系列作品共十四件。
Spencer Museum of Art博物館亞洲藝術策展人Kris Imants Ercums說:「封岩攝影作品中的繪畫特質,使畫面中的主體超越其具象的形式,創造出獨特的敘事。」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教授Jonathan Goodman則認為:「《迷幻的竹子》混合了西方的迷幻劑文化,同時指向了竹子在中國藝術和自然中的獨特寓意。作品美感來自其內部霓虹燈的冷光,無聲的彩色光線賦予影像以力量,讓人想起如美國極簡主義藝術家Dan Flavin,但同時又是那麼驚人的獨創。」

GQ Talk | 对话陈丹青:好的艺术作品告诉我们,人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这是一期迟到已久的节目,录制于春节前,那时候《局部》第三季刚刚上线,我们找到陈丹青老师,和他聊了聊新一季的节目,他对于意大利湿壁画由来已久的兴趣以及在文艺复兴主流叙事后被遮蔽和被掩盖的出色画家和作品,他对于美剧以及方兴未艾的技术发展的看法,同时也想听听他对于即将过去的2019年的回顾和总结。由于疫情的原因,这期本该在2019年年末推出的节目迟到了两个月。如今回看,有种物是人非换了人间的感觉。作为一个播客节目,我们的力量微薄,倘若艺术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价值或者意义,那可能是让我们看到,经过种种淬炼和历史磨难留存下来的作品,如今仍然具有抚慰人心的作用。那些真诚的、良善的、美好的东西将永远闪闪发光。

SEEWELL | 蔡磊:关于“透视”的推演
作为西方古典艺术的核心命题之一,“透视法”最早出现于1420至1450年间的佛罗伦萨。布鲁内莱斯基、多纳太罗、马萨乔、阿尔贝蒂以及安吉利科等都是这一伟大发明的见证者。几乎可以说,它支配甚至主宰了整个西方艺术史,包括17世纪以降的“再现”机制、19世纪现代艺术的“反透视法”以及后来的种种“去透视法”实践等,在某种意义上均可置于这一历史叙述的框架。

文化丨王庆松 作品能做社会插图,比进美术馆更重要
仿佛是在袒露的大地上,扭扭歪歪地生出了许多并非笔直的细烟囱,分不出哪里是烟囱柱,也分不出哪里是冒出来的烟,只知道立体感是有的。走近点看,好像一蓬稀稀拉拉的杂草,每根都歪向天际,但绝不耷拉。
等你再凑近唐人(画廊)墙上这张8.3米×6.4米的蓝底“大头照”,哦,原来真是头发耶。
照片上的男人脸黑黝黝地泛着油光,如同健身参赛者把桐油集中抹在了此处。眼里血丝暗生,仿佛有忧伤的泪光凝结。超大尺寸,深色西装和白衬衣、红领带营造的庄严,生生被怪诞发型冲去了大半。谁见谁想笑。再一看,每个“艺考生”都要画这么个趣人——现场和原作征集到的素描也果真无奇不有。艺术家主导的戏谑被他无意选择的画者和观者,心照不宣地“合谋”了。

“彭薇:女性空间”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由广东美术馆主办,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策划,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展览总监的彭薇个展“彭薇:女性空间”于2020年7月8日至7月29日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展览开幕式于7月8日举行。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樊林,Art021创始人包一峰,例外时尚集团、方所文化集团创始人毛继鸿,唐人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郑林,收藏家江山,收藏家张华,《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炎,《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蒯乐昊,当代艺术家段建宇、陈彧君,砚刻家子安,红日集团董事刘宏剑,金杜艺术中心总监张宇凌,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来自美术界、新闻界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