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宣布,日本当代艺术家冈崎龙之祐的个展将于2025年1月11日在香港黄竹坑空间启幕。冈崎龙之祐的作品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次编码,更是过去与现在、文化记忆与材料创新之间的对话。他实践的表层肌理是绳文陶瓷复杂、螺旋式的纹理图案,肌理之下,是印刻于所有身处东亚社会与文明影响下的人类心中共同的文化基因。
本次展览主题《神谕》,源自古代宗教和神话中,神灵通过某种形式向人类传达的启示。在日本文化中,神谕有着深厚的根基。《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录了众多神祇向人类发布神谕的故事,这些神谕不仅揭示了神意,还直接影响了政治、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例如,天照大神将天岩户开启的神话,便象征着光明与启示的复苏。而在冈崎龙之祐的艺术理念中,这些神谕并非单纯的历史符号,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当代精神内涵的存在。存在主义者如海德格尔和萨特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一种无常的、无意义的过程,但通过个人的选择与行动,可以创造出意义。“神谕”在冈崎的作品中不再是绝对真理的象征,而是一个待解的谜题,一个充满张力的可能性,他通过艺术语言反思神谕背后的哲学命题,探讨人类如何在现代世界中理解和回应这些启示。
有神之谕,就必定有人类作为“神的子民”的回应。“祈祷”,就是人类回应神谕的另一种宗教形式,在艺术家的作品中,“祈祷”是绳文的祈祷、禅的祈祷,更是对自己故乡广岛的和平祈祷,一种存在的哲学与生命的召唤。东方的神学、哲学让不同的种族、肤色和姓氏的人在临界时刻达成一种共识,同时,冈崎试图通过错综复杂的纹理反映人类创造与自然世界之间的深刻联系,表明我们对时间、技术和文化的理解可以是流动的。铃木大拙在《禅与日本文化》中指出,禅的祈祷在于通过静观消解自我中心,达成与宇宙生命的和谐。禅的“无为”体现在冈崎作品的不确定形态与不断变化的物质状态,观者需在面对作品时进入冥思状态,与“物”共处,感知生命的无尽循环。在广岛的和平祈祷、绳文的自然崇拜与禅的精神追求中,冈崎龙之祐追溯一种超越苦难、回归生命本质的哲学与美学。他的作品将历史记忆、文化传统与当代哲学中的物质生命观融为一体,希望观者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穿行,体悟永恒的“生命的祈祷”,以及与万物共生的深刻联系。
冈崎龙之祐对材料的探索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实验,同时也在向观者传达一种对物质世界的感知。冈崎对待材料的态度,以及材料的运用手段,正如简·贝内特(Jane Bennett)和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等理论家所讨论的那样,“物质性”本身被理解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是意义和经验的共同创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冈崎的创作不仅仅是改变传统纹样的设计,而是探索材料本身如何介导人类体验。他手中的材料不是惰性和被动的物体,它们以一种去人类中心的视角参与视觉经验的共创。
与简·贝内特异曲同工的是,赫尔曼·涂金(Herman T. T.)认为技术不仅是工具,它在塑造人类存在的同时,也塑造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冈崎龙之祐通过材料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并非简单地展示技术的冰冷,而是在寻求一种人类与技术共生的可能性。冈崎通过将传统材料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得物质的存在既充满历史感,又蕴含未来的潜力。这种对技术与物质的双重理解,恰好呼应了现代哲学对人类与技术关系的深度关注。虽说绳纹陶器纹样的质朴与冈崎充满精确性和科技时尚感的作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是,冈崎并没有将这些元素视为对立的力量,而是让它们共存,从而产生一种和谐的张力。冈崎对材料的运用也与“时间性”的思考密切相关。哲学家贝尔纳·斯图吉(Bernard Stiegler)提出,技术不仅仅是外部工具,它已经深深嵌入人类的生存实践和认知过程中,成为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一部分。冈崎的创作正是通过对材料的精细探索,将技术与物质性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材料的演变和形式的变化,让作品本身成为了一个时间的容器,承载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织。材料的沉淀、形态的转变,不仅是技术变革的具象表现,更是在提醒我们,在技术的推动下,物质和时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
无论是神性的、人性的,抑或是物质的、非人的,最终都在一种历时性的多维流动中,走向交融、混合。世界上充满了神灵,他们无处不在,甚至存在于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水中。艺术成为了一种接通神灵世界的媒介,这正如日本的神道仪式中,人们通过祈祷、舞蹈与祭品来呼唤神灵的存在。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神谕在这个展览的真正含义,或许在于其无法完全言说的部分。
朱彤
2024年12月19日
展出作品
绳文-漂浮海中,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105 x W100 x D80cm 2024 | 绳文-敲打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112xW90xD90 cm 2024 | 绳文-星星生命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90xW90xD38 cm 2024 |
---|---|---|
绳文-土壤花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125xW100xD45 cm 2024 | 绳文-天空之水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105xW98xD40 cm 2024 | 绳文-海洋花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87xW86xD38 cm 2024 |
绳文-夜灯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87xW90xD36 cm 2024 | 绳文-缠绕森林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125xW93xD33 cm 2024 | 绳文-香气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90xW96xD45 cm 2024 |
绳文-深海花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83xW74xD40 cm 2024 | 绳文-星球种子 天鹅 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84xW82xD36 cm 2024 | 绳文-柔和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75xW85xD47 cm 2024 |
禅-梦祈祷 天鹅绒面料,塑料杆 H217xW145xD7 cm 2024 | 禅-心之所向 天鹅绒面料,塑料杆 H160xW102xD5 cm 2024 | 禅-阳光天堂 天鹅绒面料,塑料杆 H167xW90xD5 cm 2024 |
禅-连结 天鹅绒面料,塑料杆 H138xW95xD4 cm 2024 | 禅-丰盈 天鹅绒面料,塑料杆 H223xW141xD13 cm 2024 | 禅-科里奥利 天鹅绒面料,塑料杆 H190xW140xD7 cm 2024 |
禅-堕入天空 天鹅绒面料,塑料杆 H125xW95xD5 cm 2024 | 禅-旋转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90xW100xD20 cm 2024 | 绳文-生育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140xW85xD58 cm 2024 |
绳文-活力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140xW95xD105 cm 2023-2024 | 绳文-大地之风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150xW100xD40 cm 2024 | 绳文-生命能量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155xW112xD50 cm 2024 |
绳文-温柔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223xW150xD120 cm 2024 | 绳文-和谐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205xW112xD100 cm 2024 | 绳文-情感节拍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230xW165xD125 cm 2024 |
绳文-家 天鹅绒面料,聚酯骨,塑料杆 H240xW95xD110 cm 2024 |
艺术家
冈崎龙之祐
1995年出生于日本广岛
冈崎龙之祐2021年完成了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研究科设计专业的硕士学位。作为一位备受瞩目的年轻艺术家,他在2022年入围了LVMH Prize决赛,并于2023年被列入Forbes 30 Under 30 Asia List。2024年春,年仅28岁的他将有作品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在展览《Sleeping Beauties:Reawakening Fashion》中展出,这使他的才华在国际上得到了高度认可。
在广岛宁静的沿海地区长大,冈崎从家乡丰富的自然风景和历史中汲取灵感。他的作品深刻探讨了“和平是什么”这一主题。对他来说,“祈祷”是表达和平愿望的重要方式。他认为,日本古代向自然祈祷的传统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了深刻的联系。
龙之祐的代表系列“JOMON JOMON”灵感来源于1万多年前的绳文陶器。这一系列作品复兴了古代陶器的神秘之美,并延续了绳文时代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精神。其作品以精致的曲线和复杂的造型为特点,表现了对生命的祈祷。创作过程中,他不使用设计图,而是通过与材料的直接对话以及手的触觉来完成。这一过程展现了有机的变化,仿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唤起了人类与自然生命深邃的神秘感。
在他最新的“ZENZEN”系列中,龙之祐探索了禅的“无心”、“流动”和“回圈”原则。布料优雅的曲线和叠加的色彩,表现了“无常”概念中不断变化的本质。这些作品并非单纯的形状堆积,而是由连续的瞬间塑造而成的流动存在。作品根植于“空”的哲学,主张所有现象都是无常且没有固有本质的。他通过直觉表达了“色即是空”的禅宗教义,将禅的永恒精神融入当代世界。
以自然、祈祷和创新为主题,冈崎龙之祐深入探索了“生命”的本质。他的作品复兴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祈祷形式,通过强调生命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深深地引发观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