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吴晶玉

 

策展人: 陆向怡 Fiona Lu

12.15, 2022 - 1.16, 2023

​香港

Press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宣布,代理香港90后艺术家吴晶玉(Jade Ching-yuk Ng),并将于12月15日在香港空间推出吴晶玉个展“氵”。这是吴晶玉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合作的首次个展,展出吴晶玉最新创作的近二十件精彩绘画及木刻作品。

 

“氵”源于艺术家对水这一生命之源形态的想象。“氵”,似乎可以拼凑组成任何水的形态,眼泪、体液、水体、云雨等物质,它变化多端,与万物共存,成为人体和自然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也构成了人体与自然万物的流动关系。“GUSH” ,则有如喷泉或地热的涌出过程,生命的力量暗自积蓄,而后喷涌而出,是如人类由深层到表层的情感涌现方式。吴晶玉正是在尝试透过对人物的叙事性描绘,对神话、历史、现实的庞杂调度,由内而外的看待宇宙关系与人类情感层次。“氵”是一个现象,是开放的情感,是无器官的身体,它不断生成、涌动而自由无拘。

 

不难发现,吴晶玉的绘画凝练了美术史中野兽派、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风格,原始又当代的视觉美感溢出画布。她将人体作为创作主题,在作品中寻找一种理想的人类情感,人物之间相互交缠触碰,所产生的亲密与疏离的多维又复杂的感性体验,开启了一种幽默、矛盾、热烈又微妙的艺术表达。现实与想象的摩擦犹如一场陶醉的自我演绎,亦或是处理一种分散(disjunction)、一种差异的“他者”,可能是自我的毁灭,但也意味着通向自我救赎的幸运。这也正是艺术家在处理画面关系中的引导人们观看和体察的心理与思维训练。

 

吴晶玉善于用色彩分割画面,对色彩的直觉,带有象征的意味,平面化的人体,充满了对构建形态的渗透。她用古怪、变形的肢体构造了罗曼蒂克的画面,细节处埋入彩蛋,神秘又矛盾的气息呼之欲出。似乎这仍不足以令艺术家足量表达,木刻成为其另一种选择,木刻使线条达成更为繁复的过程,没有边界的创作使观者进一步进入她精心安排的视觉叙事。艺术家谈及,在2016年的中亚之行中,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乔治亚等地的超现实带有乌托邦式马赛克壁画影响了她。壁画上鲜艳的颜色,像是色彩的万花筒,直线与圆角,大面积色块,动感、速度、光影、力量,这些印记都在不断塑造着吴晶玉的创作。

 

对性别的探讨,也是吴晶玉作品中所饱含的诘问。艺术家认为这是一种类似cosplay的游戏,角色和身份是流动和可修改的。展览中最大的一副三联画《爱的奶昔》,灵感来自斯坦利·库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发条橙》牛奶吧里被束缚的女模型。她们并不是实在存在的肉体,而是重复被制造的塑胶模型。《迷失的灵魂》整体结构被中央的一颗星星分割成不同部分。它的闪光射至地平线,使道路与天空分离。画面中的蚂蚁、巨石阵般的纪念碑和水果皆成双成对,这也象征着两性身份的淡化,他们融合成一个共同体,如云雾慢慢消散后,身体再次的重生。这里不是简单的力比多(libido)影响,而是令我们透过充满二元对立、矛盾重重的象征意味走向理想自我的追寻。藉由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所指出的,身体是权力建构主体意识的载体,在挑战“常态”和“自然性”的同时,我们能感受到吴晶玉的作品中强烈的冲破和重构的合理化释放。

Works
Artist
艺术家
WechatIMG3465.jpeg

吴晶玉 Jade Ching-yuk Ng

1992年出生于中国香港

现工作生活于伦敦

吴晶玉借鉴了生活经验作为主要素材,结合了不同的象征性视觉词汇,从而在当中找到现实和虚拟之间的落差。她利用不同媒介作画,以挑战油彩之外绘画的可能性。她为人际间不断接触和分离当中的敏感性所吸引,因此常常描绘自己与他人之间身体亲密关系的脆弱性。通过重新诠释传统的象征符号,她的作品创造了一种新的、暧昧、晦涩的故事。吴晶玉的作品希望我们关注当今超现实世界中的孤独、亲密和空虚。她富有戏剧性的作品是她的内在自我与外界不断的对话,并从中感受现实与想象之间的摩擦。

 

吴晶玉柔软、细緻的作品体现了她与他人之间身体亲密关係的脆弱性。她希望捕捉人物瞬间的触碰和与此同时的距离感,从而展现孤独、亲密和空虚的概念。通过探索绘画形式的可能性,她利用拼图的方式将自身和他人身体相结合。吴晶玉经常引用旅行经历、古典神话、魔法、宗教仪式和解剖学,并以她自己的解释来拆解已有的象徵意义,她的象徵脱离了图像本身所代表词彙的意思,变成了一个晦涩、暧昧的虚构故事。画框的作用变成现实与图像超现实空间之间的拥抱。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了她的建构方式,并为她的构图增添了可能性。她将它们发展成版画、绘画、雕塑绘画以及近期的剪纸和木浮雕。她作品中的戏剧性为观者与她所描绘人物进行对话搭建了舞台,并使其注意到现实与想像摩擦出的边界。

Inqui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