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艾纽克·拉姆·艾纽克个展 - 天使永不消逝

策展人:朴惠涓、洪智𤨒​

7.5 - 8.23.2025

​首尔空间

Press

在艾纽克·拉姆·艾纽克的创作中,艺术家与狗并肩而行,与马一同呼吸,像羊一般沉入梦境。这些动物不仅是创作的对象,更是一种语言——艺术家用它们与世界对话,并提出一种关于共生的可能性。常驻奥地利维也纳的艾纽克,通过绘画、装置与文字,持续探索存在的结构与感知的本质。此次展览延续了她创作中反复出现的动物形象——那些敏锐而柔软的生命体,不再是象征的载体,而是以“在场”的姿态出现。通过绘画、物件与装置,艺术家静静地提出一个命题:人类与非人存在之间,是否能建立起一种温柔而真实的共处关系。

艾纽克的绘画氛围感性而诗意,采用未经处理的麻布画布与取材于自然的柔和色调。画中的动物并非象征性的图像符号,而是可被感知的“在场”存在——它们与画中的人类角色一同呼吸、共振。如在《人/猎犬》、《人/马》与《未来怀旧》等系列中所展现的,艾纽克的创作打破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等级秩序,呈现出一种有机交织、彼此渗透的“生成”场景,描绘着共存与融合的可能性。

展览将呈现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小马驹,小马驹》系列中彼此依偎的胎马形象、《融为一体》中人类与羔羊的混合体,以及作为纯真与失落象征的温柔幼鹿形象。巨型充气装置《群落 N°3》由25匹悬浮于空中的马构成,成为一场关于“在场”、记忆与时间的空间冥想。在这些作品中,动物既映照着人类的境况,也邀请我们重新唤起那早已被遗忘的感知语言。

艾纽克的创作拒绝被简化为理性逻辑的解读——她更强调感知胜于逻辑、在场优于隐喻、共鸣重于沉思。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亲笔撰写的核心文本《天使永不消逝》贯穿其间。她以一只白色贵宾犬为引领,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节奏、感知与柔软的力量,以及人类与动物生命之间那种本质性的交织与共存。

以下是一篇由艾纽克·拉姆·艾纽克为本次展览所撰写的文本——不仅作为前言呈现,更作为一件艺术作品本身,与周围的艺术作品一同呼吸与共存。

--------------------------------------------------------------------------------------------------

在艾纽克·拉姆·艾纽克的展览《天使永不消逝》中,我们被引导着跟随一只白色贵宾犬——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追随着那只永远匆匆忙忙的白兔。白色,传统上象征纯洁、天真与轻盈。然而在刘易斯·卡罗尔的故事里,白兔同时也是焦虑、紧迫、速度与压力的化身——恰如当代世界的隐喻。总在奔跑,却总是来不及;哪怕付出一切,依然永远不够。这样的生活状态,真的健康吗?相比之下,动物教会我们如何放慢脚步、安住当下。在它们的身上,我们或许能够重新找回那份久违的生命韧性与感知的敏锐

在艾纽克的世界中,白兔化身为白色贵宾犬。贵宾犬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犬种,最早由康拉德·格斯纳于1555年记载。它们毛发浓密、需要细致打理,是驯化的典型象征——但如同所有动物一般,它们所体现的,是一种“此时此地”的在场状态。艾纽克成年后拥有的第一只狗,也是她生命中的第二只犬伴,是一只名叫 Ava 的小白贵宾犬。

天使永不消逝。

走进展览空间,我们将遇见多只白贵宾犬。它们出现在绘画与雕塑中,引领我们从一件作品走向另一件。在艾纽克的世界里,白贵宾犬代表着孩童般的好奇心、乐观,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如果我们跟随它们,我们将发现美;如果我们沉浸在艾纽克的视觉宇宙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展览探讨了人与动物之间深刻的联结——以及动物还能教会我们什么。在艺术史上,动物常作为人物肖像的陪衬角色出现;而在艾纽克的作品中,动物则是核心——可以说,贵宾犬是主角。本次展览呈现了《人/猎犬》《人/马》《未来怀旧》等作品,它们层层叠叠地交织出深邃的感受。同时,也是首次将如此多非矩形画布作品汇聚在同一空间中展出。其中,《小马驹, 小马驹》系列中的两件作品描绘了正在相拥的马胚胎。一黑一白,它们象征着对立与互补。如同阴与阳,它们彼此成全,合而为一。

另一件作品展现了一个人类与羔羊融合的混合形象,名为《融为一体》。“成为一体”是一种极度亲密的过程。与另一物种合为一体,对某些人而言或许是一种挑衅;但对那些正在融合中的存在而言,这种批评毫无意义。这是一场“成为”的旅程——两个灵魂寄居于不同的躯体,却逐渐趋于融合,走向同一——这种经历提供了一种更深层、更超越时间的联结理解。混合体自古以来便令世人着迷,它们跨越文化,承载神话意义,常被赋予超自然的特质。

第三件非矩形画布作品描绘了两只相互靠近的小鹿。小鹿象征着天然的纯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但我们都记得《小鹿斑比》的故事——那是一个因人类而造成失落的故事。神话生物也出现在大型装置《群落 N°3》中:25匹“空中之马”悬浮于空中。在希腊神话中,天马拉着太阳战车,从东至西,昼夜交替——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而这也将我们再次带回白兔的形象:总在奔跑,总是迟到。在展览中,白兔的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滑走。而与之相对,贵宾犬则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它可以停下脚步,也可以静静地注视。

神话中的战车由雄马拉动,象征力量与速度;而艾纽克的马群则摒弃了战车,也抛却了阳刚的意象——它们组成母系的共同体,由最平和者引领。最终,年轻的雄马会离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临时群体。《群落 N°3》既是一件装置作品,也是一组限量作品。

此次也是艾纽克的装置作品《13只羔羊》首次在亚洲展出。这是她历时十余年持续创作的项目,也是她首件明确聚焦“反物种歧视(anti-speciesism)”的作品。14个塑料袋分两排悬挂在墙上,每个袋子以铁钉固定。13个袋中各装有一只手工缝制的黑色天鹅绒羔羊。第14个袋子中则装着制作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碎布残料。从远处看,这些羔羊像是冷冰冰、统一规格的超市包装肉品。但当你走近细看,会发现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面孔、个性与需求——它们每一个,都是由艺术家亲手制作,怀抱爱意的存在。

--------------------------------------------------------------------------------------------------

艾纽克·拉姆·艾纽的展览并不提出问题——它为感官的反思打开了一片空间。

我们是如何看待动物的?
它们又是如何回望我们的?
当我们真正停下来,去感受“柔软”意味着什么时,会发生什么?——不是将其视为脆弱,而是一种激进的关注方式。

《天使永不消逝》没有提供结论。相反,它邀请我们跟随一只贵宾犬——进入一个由视觉、触觉、记忆与思维交织而成的风景。

在那个空间的某处,我们或许会悄然开始自问:
在这一刻,我与谁共处?我又是如何存在于这片时空之中?

Works

​展出作品

艾纽克·拉姆·艾纽克 人/马 N°21 布面丙烯 70 x 55cm 2024

艾纽克·拉姆·艾纽克 人/马 N°20 布面丙烯 70 x 55cm 2024

艾纽克·拉姆·艾纽克 人/猎犬 N°16 布面丙烯 38 x 30cm 2024

艾纽克·拉姆·艾纽克 人/猎犬 N°25 布面丙烯 66 x 61 cm 2025

艾纽克·拉姆·艾纽克 融为一体 N°2 布面丙烯 90 x 100 cm 2025

艾纽克·拉姆·艾纽克 小马驹,小马驹 N°5 布面丙烯 99 x 64 cm 2025

艾纽克·拉姆·艾纽克 十三只羔羊 13只黑色丝绒手工缝制小羊,分别装在塑料袋中;另附1个袋子,内含制作残余材料 尺寸可变 2025

艾纽克·拉姆·艾纽克 跟随那只白色贵宾犬 N°1 人造毛皮,3件拟真狗雕塑 尺寸可变 2025

Artist
艺术家
IMG-20250618-WA0006.jpg

艾纽克·拉姆·艾纽克

1992年出生于德国柏林

艾伦·谢德林出生于1994年,是一位多媒体艺术家,探索现实、虚拟与梦境的交汇点。她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称为“超虚拟主义”。一种融合数字与物理、梦幻与现实、物质与无形的艺术表现方式。

 

她的艺术旅程始于超现实摄影,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得了广泛认可。随后,她前往佛罗伦萨接受正式的艺术教育,将创作领域拓展至绘画、雕塑和数字艺术。十多年来,Ellen 以社交网络作为其主要创作平台,将互联网美学与个人神话相结合,构建出独特的艺术世界。她的主要社交媒体账号已吸引超过410万粉丝,而专门展示绘画作品的账号也拥有超过22万名关注者。

 

艾伦经常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形象,探索身份认同以及每个人内在的无限感知、维度和世界。她的作品曾在全球多个城市展出,包括圣彼得堡、东京、佛罗伦萨、伦敦、巴黎和纽约。她于 2014 年在圣彼得堡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首场个展,首日即吸引了超过 5,000 名观众。

 

除了举办展览之外,Ellen 还与众多全球知名品牌有着广泛合作,其中包括:耐克(Nike)、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盟可睐(Moncler)、百加得(Bacardi)、宝马(BMW)、Instagram、斯沃琪(Swatch)、施华蔻(Schwarzkopf)、欧莱雅(L’Oréal)、可口可乐(Coca-Cola)、百事公司(Pepsico)等。

Inquir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 订阅我们的简讯

Inquire for information  |  查询更多资讯

Career Opportunities |  职位空缺

Follow us  |  关注我们

  • Grey Facebook Icon
  • chn_wechat
  • Grey Instagram Icon
  • Artsy_logo.svg copy
  • Grey YouTube Icon
  • Grey Vimeo Icon
  • Ocula symbol 2
  • LinkedIn
  • XiaohongshuLOGO

Copyright ©1997- 2025 Tang Contemporary Art;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