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个展

郑丰林

衔尾之谕

北京总部空间

2025.9.26 - 2025.11.8

策展人 陆向怡

Press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宣布,将于2025年9月26日在北京总部空间推出年轻艺术家郑丰林个展“衔尾之谕”。本次展览是郑丰林完成中央美术学院七年本硕学业生涯后的首展,也是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宣布代理合作后的首次个展,共展出了郑丰林最新创作的十二件精彩绘画作品。展览由陆向怡策划,将持续至11月8日。

静物画自十七世纪在欧洲确立其独立地位以来,始终介于表象与隐喻之间。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威廉·克莱兹·海达(Willem Claesz. Heda)的静物画以柠檬螺旋的果皮昭示财富与无常。《约伯记》(Job)中,约伯感慨:“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留存。”花卉、蝴蝶、壁龛、贝壳这些古典静物画中的典型形象不仅是技艺的炫示,更是一套精细的符号系统,物件超越其物理存在,成为道德训诫、信仰隐喻与命运预言的载体。

郑丰林的创作深植于这一视觉传统,又以当下视角重构其秩序。她将静物画中的象征性从历史语境中剥离,置于个人神话的经纬中重织。不同于古典静物画的极度宁静,在郑丰林的绘画中,呼吸般的生命感以近乎形而上的方式流淌。静物不再是单纯的物体,而如一个富有情绪的人,一个正在生长变化的生命体,一幕拉开帷幕的话剧现场。她笔下的静物似人,人似静物,在其精心排演下达到微妙的神圣平衡。画笔之下的细腻肌理,如柠檬皮一刀刀的蜷曲刻痕,花瓣侧光的笔触经络,既延续了古典静物画对物质性的极致追求,也展现了郑丰林对形式符号的独特编织。色彩浓郁如夜,光线炽亮如昼。钴蓝、深红、金黄、纯白,在对抗中达成形式的对立统一。物象在脱离写生感的超现实场域中异质同构:卷曲的发和柠檬皮,梳子与贝壳,蝴蝶与蝴蝶结。这种想象力驱动的变形记,既非对自然的摹写,亦非纯粹的幻象,而是通过视觉辩证法将矛盾元素淬炼成新的生命整体。色彩成为情感的震颤频率,每一笔浓郁饱和的铺陈都是物象向精神维度的跃迁,最终在画布上形成一种自我生长的有机语法。

“衔尾之谕”作为展览主题,恰是她此次展览的核心理念:蛇衔其尾的古老图腾(Ouroboros),在此转化为苹果皮与蛇形共生的无限螺旋。通过扭曲透视与质感错位,将玉石冷感的蛇与果皮的生物温热感共存,制造认知层面的“知觉悬搁”。观众在凝视中被引导至一种临界状态,既确认物象的物质性,又质疑其现实指涉,最终在这种张力中触及物象背后的精神性内核。无限延伸的苹果皮、白玉光泽的蛇、半隐的天使羽翼,既呼应了巴洛克静物画对“永恒循环”的痴迷,又注入了东方哲学对“因果消解”的沉思。画面削弱经典叙事中诱惑与堕落的单向指控,转而构建一个自我消解、自我疗愈的循环系统。画中天使不再审判蛇性,而是以削苹果的仪式性动作,诱使欲望显形、循环、最终升华为纯粹的形式游戏。这种“以诱惑解构诱惑”的辩证逻辑,正是她对静物画本质的深刻洞察。物件之所以承载象征,并非因固有意义,而是因人类始终渴望在物质中窥见命运的映射。

郑丰林以近乎修道士的耐心施以笔触,让画面涌动着超现实的灵光。花卉的清香、柠檬的酸涩、苹果的甜腻、蛇鳞的冷冽转化为视觉的嗅觉、味觉与触感,在感官的交叠中松动现实与幻想的边界。其作品不再是对古典静物的简单复刻,而是一场与艺术史幽灵的对话:她以饱含生命力的细腻笔锋撬开静物画的符号外壳,让当代人的精神渴望,对治愈、对永恒、对意义循环的希冀,从画面中涌出。当我们凝视画面,亦是在凝视自身欲望的形状:它们如何缠绕、如何断裂、又如何在新生的叙事中重获救赎。正是见欲望如见衔尾之蛇,见世界如见无穷之谕。

文:陆向怡

Works

展出作品

变奏02

变奏02

布面油画 60 × 45 cm 2025

星光

星光

布面油画 90 × 60 cm 2025

昼与夜

昼与夜

布面油画 100 × 75 cm 2025

见我如是

见我如是

布面油画 200 × 150 cm 2025

变奏01

变奏01

布面油画 150 × 120 cm 2025

双生

双生

布面油画 120 × 90 cm 2025

酸与甜

酸与甜

布面油画 150 × 120 cm 2025

过去和未来都是现在

过去和未来都是现在

布面油画 200 × 150 cm 2025

即使这样也没关系

即使这样也没关系

布面油画 200 × 160 cm 2025

重构

重构

布面油画 150 × 200 cm 2025

无尽

无尽

布面油画 240 × 180 cm 2025

水仙

水仙

布面油画 200 × 150 cm 2025

Artist
艺术家
郑丰林_艺术家肖像.jpeg

郑丰林​

1998年生于北京,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202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造型基础部,获硕士学位;202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获学士学位;2017年以专业成绩全国第一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

郑丰林的作品源于对日常事物经常被忽略的某些细节和事物之间关联性的持续关注。她试图通过想象力重构和探索一个多样性的神秘世界,并以此来转译自己的愿望和感受。她的作品用细致入微的绘画性笔触,描绘具有特殊意义和象征的物件,挖掘符号背后的多层含义,呈现出与现实产生距离感并超越物件本身的精神渴望。

她近期的展览包括: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纽约,2025;“确实爱”,ArtPDFx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上海,2025;“小近新爱”,ArtPDFx北京瑰丽酒店,北京,2025;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5;新加坡艺博会,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新加坡,2025;上海021艺术博览会,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上海,2024;“古典粉”,玉兰堂,北京,2024;“接触地带”,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4;“风过疏竹”,新氧艺O2art,北京,2024;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叁拾空间,北京,2024;“深澄”,艺森空间开幕展,深圳,2024;“形态复调”,仚東堂,北京,2023;艺术深圳,艺森空间,深圳,2023;“花园的黄昏”,艺森空间·FENDI CASA,深圳,2023;“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新疆美术馆,新疆,2023;“青春新动力——来自央美的青年艺术家”,石家庄美术馆,河北,2021;“功夫——央美造型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21;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上海,2020等。

她的多件作品被新加坡鲸美术馆(2024)和华为集团(2022)纳入收藏;毕业作品《深光》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2021),雕塑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收藏(2018)。

Inquir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 订阅我们的简讯

Inquire for information  |  查询更多资讯

Career Opportunities |  职位空缺

Follow us  |  关注我们

  • Grey Facebook Icon
  • chn_wechat
  • Grey Instagram Icon
  • Artsy_logo.svg copy
  • Grey YouTube Icon
  • Grey Vimeo Icon
  • Ocula symbol 2
  • LinkedIn
  • XiaohongshuLOGO

Copyright ©1997- 2025 Tang Contemporary Art;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