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世界史

​群展:郭鸿蔚、温一沛、蒋鹏奕、沈翰、管钧、徐渠、胡为一、王迈

5.4 – 6.20, 2017

​曼谷

Press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5月4日在曼谷空间推出群展“世界史”。本次展览由孙冬冬担纲策展,展览将汇集郭鸿蔚、温一沛、蒋鹏奕、沈翰、管钧、徐渠、胡为一、王迈8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世界史,必然是关于世界的历史。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却是在近代“地理大发现”之后才逐步出现,与之相伴的是,欧洲资本主义体系的世界性殖民与扩张。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世界史又是关于现代性进程的某种叙述,无论是作为知识体系,还是日常观念,资本主义至今仍是一套与我们(至少是中国)在时间线上相摩相荡的逻辑话语,也不可避免地投射在我们的当代艺术上。

 

 “现代的基本事件是这个世界成了图像的战利品”,海德格尔在机械时代的观点,提示了作为展览的“世界史”的形式叙事起点。图像化,在海德格尔看来,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技术性手段,源于古希腊哲学主客之分的世界观,其目的(结果)在确认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也使得人成为其他存在者的尺度和基础,尤其是在现代性语境中,在现代科技的条件下,这种原本隶属于西方的现代社会思想,实际上已成为一种人类普遍的现代观念。

 

亦如王迈在《珠光No.2》与《太空菩萨》作品主题所揭示的,太空技术之所以被塑造为一种新的国家神话/意识形态,原因在于我们从现代历史的角度,相信与接受了工具理性(科学)对世界的支配性地位。与之对应的,世界的图像化又是一种日常状态,胡为一的影像装置《窥视》,通过照片的随机呈像,非常明确的呈现了这样一个主观化的间性世界。人的主体性作为一种主观化的自我投射,无论是身份的分离/聚合,抑或是对我们身体的描述与阐释,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以“脱出了存在真理的人”为前提。

 

 

作为展览的“世界史”,并不是对世界史的直接讨论,而是试图从自然(郭鸿蔚、温一沛)、身体(蒋鹏奕、沈翰)、身份(管钧、徐渠)、图像(胡为一、王迈)等四个观念视角,通过作品的互文关系,编织出一种充满“世界史”意味的视觉现场,从而呈现一种历史化的“资本主义”与“世界性”之间的身影关系。

​下载媒体材料

Works
Artist

策展人  孙东东

 

生于1977年,2001年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2005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外国美术史专业。在校期间,开始涉足中国当代艺术的相关领域,曾参与“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南京三年展”前身)的展览组织工作,从此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写作与展览策划。2005年进入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任馆长助理,负责筹建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及展览部的工作。2007年入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9年入《艺术界》杂志担任资深编辑,负责学术专题策划与展览评论。2014年受邀担任平丘克艺术基金会“未来世代艺术奖”全球七位初选评选人之一。现为自由策展人与独立撰稿人,现工作与居住于北京。

 

徐渠

出生于 1978

苏州, 中国

以其原创的多形式方法和丰富多样的作品而闻名,徐渠是来自1980年代长大的新一代年轻中国艺术家最有趣的创意人才之一。几年来一直在探索一系列广泛的媒介,如视频,绘画,雕塑和装置,这些媒介正在质疑我们的全球化世界的现实,并显示出对于权力关系的吸引力的迷恋。

咨詢展覽,請聯絡

Catalogue

Success! Message recei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