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梦中梦

艾未未 / 岳敏君 / 汪建伟 /  杰洛德 · 戴维斯 / 阿卡·格 /  拉菲·纳佩 / 黎光顶 / 尤尼扎尔

策展人: 米开拉 · 塞纳

 

03.31 - 05.03, 2022

曼谷

Press

梦中梦

 

撰文——米开拉·塞纳 

 

 

《梦中梦》是埃德加·爱伦·坡 1849 年诗作标题;这首诗不仅是他最著名的诗之一,也是最黑暗的诗之一。这首诗表达出疑惑,以及现实本质的不确定性,质疑生命本身是否只是一种幻觉:一场“梦中梦”。

 

参展艺术家们也以同样的方式在与现实之概念对峙。对峙中,火药味可以消散,却不可避免地引发内省。汪建伟正是如此。 他的作品颠覆了时间与空间概念,将全新的生命注入难解之现实。交还我们对艺术世界自成一脉的卓绝认识。以美学角度而论,堪称妙不可言;站在概念的高度,同样剖玄析微。

 

岳敏君以相似的内省为反应,在寻找失落身份的过程中,疯魔般地重复“自我”。大笑是岳敏君创作的独特标记,代表着游离于当代性之外的无助状态。同样的笑,孕育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我们这次展出的作品,隶属艺术家的成熟时期。整体色调变得更为生动,花朵和形状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审美因素占据上风,为杰作注入生命力。

 

“独一无二”是艾未未接触现实的方式。现实,是他再也无法辨识之物,也是他迷失之所,谈到难民时,他如此说道:“我是难民,分分毫毫……这些人就是我。这就是我的身份。”身处变化速度远远超过人类步伐的社会,他竭尽全力让自我释然,却发现自己成为了自我语境中的孤儿。

他的反应与他特有的“自我中心”的实践保持一致:在他的作品中,艺术和身份是重合的。对现实的看法塑造了他的身份,指引他走向无可争议的积极实践。艾未未的艺术与现实碰撞,向外激发出积极的反应,他的所见、所感与反馈给我们的东西,与现实之间并无界限。 

 

黎光顶的实践也对现实产生了外向型反应。1968 年,黎光顶生于越南,其艺术实践围绕身份、历史与记忆等主题展开,作品形式多样,除了艺术家著名的编织照片,还有其他多种媒介。他质疑了视觉文化如何影响对不同国别的身份认知。黎光顶以难民身份移居美国。他在加州生活与学习,对于越战的普遍见解以及战争对越南社区久久不能消除的影响,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尤尼扎尔的创作元素直接撷取自他身边的自然世界,他在画布上细细描绘,将它们化为自身美学意象中的人物。其作品构思从“Rasa”(同一时间感知整体的行为,涉及感情、情绪、感觉、知觉和判断的同步)这一整体概念出发,描绘了失落世界的愿景,这个世界如此自然又如此原型态,以致于成为神话。尤尼扎尔未受当代社会潮流影响,默默见证传统印尼文化在现代性压力下逐渐受到侵蚀而转型,偶发时事并不能凌驾艺术家自身维度。

 

近来,画坛出现回归形象风格的潮流,戴维斯的作品正是其中佳作。他运用美的元素,逐渐将观众带入由梦、幻想、回忆组成的亲密维度。亲密维度是他画作的源泉,外部现实并不比亲密维度重要。 

 

拉菲·纳佩与阿卡·格的作品同样如此。纳佩用棉线打造他著名的纺织作品,他选择这种材质可能是出于童年经历。他的母亲是一位裁缝,他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各种织物和面料。他作品中五颜六色的棉线呼应着失落童年的回忆。

 

阿卡·格的世界由形而上学的现实构建而成:在悬停的氛围中,她以潜意识的镜头随机照亮日常生活的细节,忽然之间,现实以闻所未闻的样子出现在我们眼前。 

 

下载媒体资料

Works
Artist
​策展人
WechatIMG83.webp

米开拉·塞纳

罗马及曼谷的策展人和艺术评论人。她的研究方向涉及全球语境下当代前沿实验性艺术以及不同地域艺术家之间的对话。曾任北京普里莫马雷拉展览和曼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览总监。近年她策划了大量的展览,提出了艺术研究的有效参照,并专注于对中国和东南亚当代艺术的探索与研究。

Inquire
bottom of page